• 网站首页
  • 研院简介
    • 概 况
    • 部门职责
  • 招生工作
    • 博士招生
    • 硕士招生
    • 推免生招生
    • 港澳台招生
  • 培养工作
    • 教学管理
    • 学籍管理
    • 培养过程
  • 学位工作
    • 学科评估
    • 学位授予
  • 导师工作
  • 学生工作
  • 党建工作
  • 服务指南
    • 办事指南
    • 常用表格下载
    • 规章制度
    • 常见问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传承匠心精神 共育科研人才——研究生院与医学院党支部共建活动

2025-10-31 17:52

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10月30日上午,广西大学研究生院党支部与医学院教工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开展“传承匠心精神 共育科研人才”主题共建活动。活动分为参观学习和座谈交流两个环节,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全体党员首先参观了“拳拳匠心 拱桥人生——郑皆连院士科创成就展”。展览以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实物展品,生动再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教授在拱桥建设领域的卓越成就与科研历程。同志们驻足观看,深入了解了郑院士数十年来潜心科研、攻坚克难的感人事迹。郑皆连院士“拱桥人生”所蕴含的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

观展结束后,双方党支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418会议室举行座谈交流。研究生院党支部书记彭林欣同志首先发言,他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强调要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他指出,研究生院将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质量保障机制,扎实推进“优质生源计划”“优博计划”等重点项目,加强本研贯通培养,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交流环节,研究生院党员代表文璋同志分享了观展心得。她表示,要学习郑皆连院士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钉钉子”的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在生物医药研发和药学学科建设方面下功夫,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医学院党员教师代表吴黎川在发言中指出,本次共建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育人实践。郑院士身上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工匠品格和育人境界,正是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医学教育任重道远,特别需要传承这种“甘坐冷板凳”的定力和“勇攀高峰”的韧劲。郑皆连院士的“拱桥”连接的是两岸,我们今天的共建,旨在连接的是管理服务与教学科研,是机关与学院,共同托举的是医学人才的未来。让我们以此次共建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合作,不断丰富共建内涵,让科学家精神的火炬在我们手中传递,让协同育人的桥梁更加坚固宽广。

医学院学生党员代表王一卓表示,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和崇高精神,为青年学子树立了光辉榜样。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医学院党委书记李波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当前正值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把握时代机遇,以科学家精神滋养育人实践。他特别提到,郑皆连院士主持建设的平南三桥不仅创造了工程奇迹,更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精神值得全体师生学习。当下,我们要以“十五五”规划为契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积极申报生物与医药专博点,做好对药学硕士点的审核评估,争取升研率提高到50%,读博率也能达到50%。

最后,彭林欣书记在总结中指出,要将结对共建作为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共同探索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要把郑院士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工作中,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为实现医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的“党建动能”。

此次共建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深入交流,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增强了支部间的联动协作。大家一致表示,要将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本职岗位,勇担育人使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闭】

友情链接

  • 广西大学
  • 学信网
  • 研招网
  • 留学网
  • 教育部
  • 智慧教育平台

联系我们

地址: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00号广西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530004

邮箱:yjsy@gxu.edu.cn

综合业务:0771-3237012

硕士招生、报考:0771-3231243

博士招生、导师:0771-3232827

成绩、课程:0771-3221900

学籍、毕业管理:0771-3237006

学位管理:0771-3275668

卓创院:0771-3237186

学术不端受理:0771-3275668

考试、招生投诉:0771-3237186